序號
| 檢測項目類別 | 檢測項目/參數 | 檢測標準(方法)名稱及編號(含年號) | 限制范圍 | 說明 |
序號 | 名稱 |
8
| 土壤 | 8.1 | pH值 | 土壤檢測 第2部分:土壤pH的測定 NY/T1121.2-2006 |
|
|
森林土壤pH值的測定 LY/T 1239-1999 |
|
|
8.2 | 陽離子交換量 | 土壤檢測 第5部分:石灰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 NY/T1121.5-2006 |
|
|
8.3 | 有機質 | 土壤檢測 第6部分:土壤有機質的測定NY/T1121.6-2006 |
|
|
8.4 | 氡析出率 |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GB50325-2010 附錄E 土壤中氡濃度及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定 |
|
|
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GB50325-2010附錄E2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測定 |
|
|
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GB50325-2010附錄E3 城市區域性土壤氡水平調查方法 |
|
|
8.5 | 汞 | 土壤和沉積物 汞、砷、硒、銻、鉍的測定微波消解/原子熒光法 HJ 680-2013 |
|
|
8.6 | 砷 | 土壤和沉積物 汞、砷、硒、銻、鉍的測定微波消解/原子熒光法 HJ680-2013 |
|
|
土壤質量 總汞、總砷、總鉛的測定 原子熒光法 第2部分:土壤中總砷的測定GB/T 22105.2-2008 |
|
|
8.7 | 總鉻 | 土壤 第12部分:土壤總鉻的測定 NY/T1121.12-2006 |
|
|
土壤 總鉻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-2009 |
|
|
8.8 | 交換性鈣和鎂 | 土壤檢測 第13部分:土壤交換性鈣和鎂的測定 NY/T1121.13-2006 |
|
|
8.9 | 有效硫 | 土壤檢測 第14部分:土壤有效硫的測定 NY/T1121.14-2006 |
|
|
8.1 | 有效硅 | 土壤檢測 第15部分:土壤有效硅的測定 NY/T1121.15-2006 |
|
|
8 | 土壤 | 8.11 | 水溶性鹽總量 | 土壤檢測 第16部分:土壤水溶性鹽總量的測定 NY/T1121.16-2006 |
|
|
8.12 | 氯離子 | 土壤檢測 第17部分:土壤氯離子含量的測定 NY/T1121.17-2006 |
|
|
土壤氯離子含量的測定 |
|
|
NY/T 1378-2007 |
8.13 | 硫酸根離子 | 土壤 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鹽的測定 重量法HJ 635—2012 |
|
|
8.14 | 氨氮 | 土壤 氨氮、亞硝鹽氮、硝酸鹽氮的測定 氯化鉀溶液提取-分光光度法 |
|
|
HJ 634-2012 |
8.15 | 亞硝鹽氮 | 土壤 氨氮、亞硝鹽氮、硝酸鹽氮的測定氯化鉀溶液提取-分光光度法 HJ634-2012 |
|
|
8.16 | 硝酸鹽氮 | 土壤 氨氮、亞硝鹽氮、硝酸鹽氮的測定 氯化鉀溶液提取-分光光度法 HJ634-2012 |
|
|
8.17 | 干物質和水分 | 土壤 干物質和水分的測定 重量法 HJ613-2011 |
|
|
8.18 | 可交換酸度 | 土壤 可交換酸度的測定 氯化鉀提取-滴定法 HJ649-2013 |
|
|
8.19 | 有機碳 | 土壤 有機碳的測定 燃燒氧化-滴定法 HJ658-2013 |
|
|
土壤 有機碳的測定 重鉻酸鉀氧化-分光光度法 HJ615-2011 |
|
|
8.2 | 總磷 | 土壤 總磷的測定 堿熔-鉬銻抗分光光度法 HJ632-2011 |
|
|
8.21 | 六六六和滴滴涕 | 土壤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GB/T 14550-2003 |
|
|
8.22 | 鎳 | 土壤質量 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/T 17139-1997 |
|
|
8.23 | 鉛 | 土壤質量 鉛、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/T17141-1997 |
|
|
土壤質量 鉛、鎘的測定 KI-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7140-1997 |
|
|
8 | 土壤 | 8.24 | 鎘 | 土壤質量 鉛、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/T17141-1997 |
|
|
8.25 | 銅 | 土壤質量 銅、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/T17138-1997 |
|
|
8.26 | 鋅 | 土壤質量 銅、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/T 17138-1997 |
|
|
8.27 | 硒 | 土壤和沉積物 汞、砷、硒、銻、鉍的測定微波消解/原子熒光法 HJ680-2013 |
|
|
8.28 | 銻 | 土壤和沉積物 汞、砷、硒、銻、鉍的測定微波消解/原子熒光法 HJ680-2013 |
|
|
8.29 | 鉍 | 土壤和沉積物 汞、砷、硒、銻、鉍的測定微波消解/原子熒光法 HJ680-2013 |
|
|
8.3 | 采樣 |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/T166-2004 |
|
|
土壤檢測 第1部分:土壤樣品的采集、處理和貯存 NY/T1121.1-2006 |
|
|
森林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|
|
|
LY/T 1210-1999 |
森林土壤水和天然水樣品的采集與保存 LY/T 1212-1999 |
|
|
綠化種植土壤 CJ/T 340-2016 |
|
|
8.31 | 錳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編1992年 第五章 第5.7.1條 錳 原子吸收法 |
|
|
8.32 | 鐵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編1992年 第六章 第6.5.1條 鐵 原子吸收光度法 |
|
|
8 | 土壤 | 8.33 |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| 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(暫行)HJ350-2007 附錄C 土壤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)的測定吹掃捕集-氣相色譜-質譜法 | 1,2-二氯乙烷、四氯化碳、四氯乙烯、苯、三溴甲烷、反式-1,2二氯乙烯、順式-1,2二氯乙烯、1,1-二氯乙烷、氯苯、1,4-二氯苯、1,2-二氯苯、環氧氯丙烷、乙苯、六氯丁二烯、異丙苯、三氯甲烷、二氯甲烷、苯乙烯、甲苯、三氯乙烯、氯乙烯、間二甲苯、鄰二甲苯、對二甲苯、2-氯-1,3-丁二烯 |
|
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頂空/氣相色譜法 HJ 741-2015 |
|
|
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吹掃捕集/氣相色譜-質譜法 HJ 605-2011 |
|
|
8.34 | 半揮發性有機物 | 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(暫行)HJ350-2007 附錄D 土壤中半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-質譜法(毛細管柱技術) |
|
|
8.35 | 氟化物 | 土壤質量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GB/T22104-2008 |
|
|
8.36 | 全氮 | 土壤質量 全氮的測定 凱氏法 HJ717-2014 |
|
|
土壤全氮測定法(半微量開氏法) |
|
|
NY/T 53-1987 |
森林土壤全氮的測定 LY/T1228-2015 |
|
|
8.37 | 多氯聯苯 | 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(暫行)HJ350-2007 附錄F 土壤中多氯聯苯(PCB)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|
|
|
8
| 土壤 | 8.38 | 有機磷農藥 | 水、土中有機磷農藥測定的氣相色譜法 GB/T14552-2003 |
|
|
8.39 | 全鉀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 第六章 第6.1.1條 原子吸收光度法 |
|
|
8.4 | 全鈉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 第六章 第 6.2.1條 原子吸收光度法 |
|
|
8.41 | 速效性鉀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 第六章 第 6.1.4條 原子吸收光度法 |
|
|
8.42 | 總酸度 | 森林土壤化學分析 LY/T 1275-1999 |
|
|
8.43 | 氰化物 | 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(暫行)HJ350-2007 附錄B 土壤中氰化物(CN-)的測定 異煙酸-吡唑啉酮比色法 |
|
|
8.44 | 鋁 |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 第六章常量元素的測定6.7鋁 6.7.1絡合滴定 |
|
|
8.45 | 銀 |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 第五章微量元素的測定5.17銀 5.17.1石黑爐原子吸收法 |
|
|
8.46 | 有效磷 | HJ 704-2014 土壤 有效磷的測定 碳酸氫鈉浸提-鉬銻抗分光光度法 |
|
|
8.47 | 揮發酚 |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檢驗方法 CJ/T221-2005 第9條 揮發酚的測定 4-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 |
|
|
8.48 | 鈷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 第五章第 5.3.1條 火焰原子吸收法 |
|
|
8.49 | 全鈣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 第六章第6.3.1條 全鈣(EDTA滴定法) |
|
|
8.5 | 全鎂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 第六章第 6.4.1條 全鎂(EDTA滴定法) |
|
|
8.51
| 硼 | 《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》第五章微量元素的測定5.22硼 5.22.2 水溶性硼的測定 亞甲藍光度法 |
|
|
8.52 | 石油類
| 土壤樣品分析中石油類的測定《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分析測試技術規定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(2006版) | 限特定委托方 |
|
8 | 土壤 | 8.53 | 碳酸鹽 | 土壤碳酸鹽測定法 NY/T 86-1988 |
|
|